我国连年粮食丰收的背后,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技术进步的支撑至关重要。
在总部位于北京奥运村核心地区的中国农机院里,一家成立于1956年的研究院草木葱茏,环境优美。中国农机院内,就像一个农机科技的宝库。这里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农业装备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农业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是助推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突破口。“十三五”以来,中国农机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突破了一批农业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
据介绍,中国农机院研发的农机信息化监控技术已在吉林、新疆、山东、江西等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服务合作社22450个,服务农户20余万人次,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发展。而暗管排盐技术、大型开沟铺管技术及装备,可实现开沟、埋管、裹砂、敷土一次完成,具备激光高程控制功能,支撑2亿多亩可利用盐碱地改造,助力“藏粮于地”。
(图片说明:精量播种机。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及装备,突破了精量排种、免耕防堵、播深调控等核心技术,助力东北1亿多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节省成本20元/亩左右,平均亩产增加10%左右。)
(图片说明:青饲料收获机。高效能收获技术及装备,可以高效收获,降低收获损失,实现作物全价值收获利用。)
推动全程全面机械化
目前我们国家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80%,但其他的农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弱项比较多,比如马铃薯、棉花、油菜等作物的机械化率只有30%左右,甘蔗的机械化率更低,仅3%左右。农业生产要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还有不少短板。
方院长表示,针对农业机械化领域的短板弱项,中国农机院创制了一批高性能智能农机装备,在精量播种、变量施肥、节水灌溉、高效收获等装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适应不同生产规模的玉米、棉花、甘蔗、马铃薯、饲草等全程作业装备配套体系。
比如全自动高速移栽机实现自动分苗取苗、精确送苗、直立栽插、起垄覆膜,应用于西红柿等蔬菜种植,提升蔬菜机械化水平。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实现了“小土豆大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扶贫攻坚。种子小区播种机、玉米去雄机、无人机授粉、高品质加工装备等支撑我国种业自主化。饲草全程机械化生产、水产养殖及智能化加工、养殖场废物处理装备、畜禽屠宰及分割成套装备等支撑养殖机械化发展。棉花、果蔬、茶叶等高效生产加工装备助力果蔬茶产业提质增效。
以48行、60行大型免耕播种施肥机技术为引领的系列免耕播种施肥机实现保护性耕作,助力东北黑土地保护。大型喷灌机组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助力旱作农业绿色发展。超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满足玉米等高秆作物植保,助力农业病虫害防控,“虫口夺粮”保稳产。谷物联合收割机研发集成了北斗定位导航、在线测产等智能化技术,可与世界主流技术比肩。
打造具有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
中国农机院将采用开放、共享、无边界的灵活性方式,开展以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为引领的技术、装备、系统联合研究,打造具有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